如今,在全球自動化生產需求高速釋放之際,各國都在積極推動“工業4.0”的有序發展,作為新時代發展要求下的兩大全新主題,“智能工廠”和“智能生產”受到了越來越多國家和企業的高度關注。
而作為機械制造工業中的關鍵一環,工業焊接也在“智能工廠”和“智能生產”中發揮出重要價值。它在實現產品本身“縫合”的同時,也實現了工廠各部分和生產各環節的有效承接,就像“智能工廠”和“智能生產”的“裁縫”一樣,起著十分顯著的推動作用。
因此,在全新發展主題要求下,工業焊接自然而然的成為了新的升級主角,如何擺脫傳統人工模式的成本、環境和壓力限制,推動工業焊接走向高質量、高效率、高安全性的全新發展?開始成為企業渴望實現的發展愿景。
在這樣的情況下,依賴機器人、人工智能等技術,研發應用焊接機器人,通過“機器換人”替代傳統人工焊接模式,成為了行業和企業發展的必由之路。焊接機器人所展現出的高穩定性、高焊接質量、高效率、高智能性、以及低勞動強度和低技能要求,無不展現出廣大的應用價值和潛力前景。
人才問題正亟待有效解決
要實現國內企業的后來居上,就必須將焊接機器人的技術和制造實力提升上去,而要實現技術和實力的上升,就必須依賴專業人才。
目前,根據產業鏈上的不同企業主體,行業對于焊接機器人的人才需求主要表現為三類。其中,機器人制造廠商需要機器人組裝、銷售、售后支持的技術和營銷人才;系統集成商需要機器人開發、安裝調試、技術支持等專業人才;而應用企業則需要機器人維護、操作編程等綜合素質較強的應用型人才。
但從我國人才儲備現狀來看,一方面行業人才存在缺口,且缺口不小,按照2020工信部規劃的達到100臺機器人裝機量看,人才缺口將在現有基礎上再擴大20萬;另一方面,行業人才類型比較單一,人才培訓偏移化較嚴重,相比專業人才來說,應用型人才更為缺乏。
因此,當前人才需求旺盛和儲備不足的矛盾,人才類型多樣和培訓復雜的矛盾,正制約著我國企業的崛起,未來要想推動焊接機器人技術發展、企業強大、行業成熟,人才問題亟待迅速解決。